三仁汤来源:《温病条辨》。
【组成】杏仁15克,飞滑石18克,白通草6克,白蔻仁6克,竹叶6克,厚朴6克,生薏仁18克,半夏15克。
【用法】上药用甘澜水2升,煮取750毫升,日3服。
【功用】清热利湿,宣畅湿浊。
【三仁汤适用的症状】湿温初起或暑湿夹湿,邪在气分证,表现为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舌白不渴,苔腻,脉弦细而濡。
【方解】方中杏仁苦温,宣通上焦肺气,使气化有助于湿化;蔻仁芳香苦辛,白蔻仁开发中焦湿滞,化浊宣中;苡仁甘淡利水,益脾渗湿,疏导下焦,使湿热从下而去。三者配合祛湿而不助热,是方中主药,故名“三仁”。辅以半夏,厚朴苦温除湿,行气散满,竹叶、滑石、通草、清热利湿,使三焦宣畅,湿热自去,共成宣上、畅中、渗下之剂,而有清热利湿,宣畅湿浊之功,是宣气化湿代表方。
【注意事项】凡脾虚便溏及消化不良者不宜服用。
【三仁汤临床应用】1.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伤寒、流行性感冒等传染病用于湿热并重,邪在气分证,症见高热恶寒,午后身热,头身重痛酸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舌白不渴,苔腻,脉弦细而濡。
2.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用于湿热痹证,表现为四肢关节疼痛,肿胀,发热,活动不利,伴有肢体困倦,胸闷不畅,食纳呆滞,恶心不吐,舌淡苔白腻,脉濡数。
3.肺炎、支气管炎用于痰热壅肺证,表现为发热,胸闷咳嗽,咯白黏或淡黄色痰,伴脘痞纳呆,口干而黏,渴而饮水不多,小便黄,大便溏或秘,舌质淡红尖红,苔黄腻或黄白腻,脉浮数或浮。
4.接触性皮炎用于湿毒浸淫证,症见肌肤丘疹,灼痒、灼痛,或糜烂,溢出黄色黏腻之液状物,胸腹饱闷,饮食少思,口淡无味,舌淡红,苔白腻,脉濡。
5.功能性消化不良用于湿阻食积证,表现为上腹部饱胀,嗳气,恶心,呕吐,大便黏滞不爽,胸胁胀闷,舌苔薄黄腻,脉濡数。
6.急、慢性肾炎用于湿热阻滞三焦证,表现为浮肿、喘息胸闷,咳嗽,肢体酸重,小便短少,口干不欲饮,神疲肢倦,或脘腹胀闷,纳减便溏,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沉缓或濡细。
7.带状疱疹用于湿热毒邪内蕴证,表现为局部肌肤或右胸胁疼痛,烧灼样疼痛,并有红白水疱疹出现,伴恶寒身楚,满闷不舒,纳差食少,口干苦,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8.糖尿病不宁肢综合征用于湿热下注证,表现为消渴日久,下肢肌肉酸、麻、胀、重、虫爬等不适感,活动下肢或拍打、挤压局部可暂时缓解,多夜间发作,伴心烦口苦,脘腹胀满,舌质红、苔薄黄腻,脉弦滑略数。
9.急性胃肠炎用于湿热困脾证,表现腹痛、肠鸣、恶心、呕吐、腹泻为主症,或见脓血便或血便,身热不扬,汗出不畅,头身困重,小便淡黄,舌苔薄黄腻,脉濡数。
10.尿路结石、尿路感染用于下焦湿热证,表现为尿频、尿痛、尿余沥不尽,或有砂石,身热恶寒,口渴但不欲饮,呕恶纳呆,尿频数涩痛,尿色黄赤,腰酸,小腹胀,舌红苔腻微黄,脉濡数。
11.手术后发热及不明原因发热用于湿邪停聚,三焦不畅证,表现为术后持续发热不退,身热不扬,或出现发热原因不明,伴头身困痛,腹胀纳呆,口干苦不思饮,舌质红,苔白厚稍黄,脉濡数。
12.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炎用于湿蕴中焦,浊气上犯证,表现为视物模糊,不伴眼红眼痛,兼见腹胀,纳差,口苦,尿黄,舌质红,苔白干,脉细弦。
13.角膜炎用于脾虚湿蕴,湿热毒邪上犯证,表现为眼红肿不适,畏光流泪,视物模糊,兼见头昏乏力,纳差,舌尖红,苔黄白相间,脉细。
14.冠心病用于湿浊阻遏胸阳证,表现为胸膺闷痛,反复发作,气短心悸,伴体倦乏力,身重尿黄,口干不渴,舌紫暗,苔黄腻,脉濡。
【实验研究】常淑枫等观察三仁汤对温病湿热证大鼠血浆内毒素的廓清作用机理,发现经用三仁汤治疗后,造模动物的发热、倦怠、纳呆、嗜睡、不欲饮、大便溏泻、尿少、舌苔腻等湿热证候渐趋好转,同时血浆内毒素、血清谷丙转氨酶、血清球蛋白升高,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降低,大便常规异常,大便菌群涂片以革兰氏阴性菌等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而模型组则症状加重甚至死亡为主。表明三仁汤对湿热证血浆内毒素的廓清作用可能与以下几方面有关:抑制细菌繁殖,使细菌释放内毒素的总量降低;恢复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减少肠源性内毒素入血;恢复肠道正常菌群保护屏障,减少内毒素肠源性入血;加快肝脏功能恢复,缓解肝脏损害,增强机体对内毒素的清除能力。
猜你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