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明砂图片_夜明砂的功效与作用

> 中药大全 中药养生网 2021-11-25 15:51:16

夜明砂图片

别名】蝙蝠粪,飞鼠屎,天鼠屎。

来源】为菊头蝠科蹄蝠属动物华南大蹄蝠、菊头蝠属动物华菊头蝠或蝙蝠科彩蝠属动物管耳彩蝠等吃虫蝙蝠的干燥粪便。

原动物

1、华南大蹄蝠:是一种似鼠形、能真正飞行的小兽,体长约10厘米。前肢特化为翼,前臂长约9.5厘米,掌骨及指骨甚长,其间有翼膜,且与后肢相连。尾与后肢间亦连接薄膜,称为股间膜。第一指退化仅留痕迹,具钩爪,不包在翼膜内,其余4指均无爪;后足正常,但足部向外翻,且其踵骨纤长向后伸成距,其长约为胫骨的1/2,支持着股间膜。五趾均具钩爪,是停息时倒悬躯体的工具。

分布于华南各省区。

2、华菊头蝠:本种的主要特征是鼻部有构造比较复杂的鼻叶。其鼻叶的形态结构是:前叶在最下方呈宽大的马蹄形;前叶两外侧各有4片副小叶;前叶后面有一棒状的鞍叶;鞍叶之后为顶叶,较前叶为狭且分裂成4小块。耳大而尖,略呈三角形,且有一稍突出的前外叶。尾长,超过体长之半,与股间膜连接。全体被柔软的绒毛。背面棕褐色至黑褐色,毛基灰白色至褐灰色,腹面褐棕色至浓棕色,翼膜褐黑色。

群栖于山洞或洞穴的缝隙中。倒悬休息,黄昏时飞出捕食蚊、蝇、鳞翅及鞘翅等小飞虫。每年产一胎一仔,产期在6~7月。分布于广东省各地及海南、广西、江西、浙江等省区。

3、管耳彩蝠:体形似华菊头蝠,但无鼻叶,耳大略成漏斗状,耳屏细长而削尖。体长约4.5厘米,尾稍长于体长且不突出股间膜,前臂长约40毫米。体毛细密而长,黄色,但背面带棕色,较腹面稍浓,且腹面橙色减少,翼膜黑色而指骨两侧有淡黄色条斑。股间膜黑色。

栖息于岩洞、树洞、石缝或建筑物顶层缝隙间,群体或独栖。捕食各种小飞虫如蚊、蝇、小甲虫、小蛾类等。分布于广东省各地及海南、广西等省区。

药材

产地:广东省各地有产,以东北部地区出产较多。

采收加工:全年可收集,以夏季收集为多。从蝙蝠栖息的岩洞中扫取或铲取,去净泥沙等杂质,晒干。

两端稍尖,长5~7毫米,直径约2毫米。表面粗糙,黑褐色、棕褐色或灰棕色,微显光泽。质松,易碎。破碎后呈小颗粒状或粉末状,在放大镜下观察,可见棕色或黄棕色或蓝绿色或黑色带闪烁样光泽的昆虫碎残骸(如昆虫的眼、翅、断足、碎片等)。气微臭,味微苦而辛。

质量要求:以颗粒完整、黑褐色、有闪烁样光泽、体轻、无泥沙杂质者为佳。

包装贮藏:用塑料袋或麻袋装载,存放于干燥处,防潮。

成分】含几丁质、尿酸、尿素、胆固醇维生素A、色素及酸盐和硝酸等。

炮制

夜明砂:用清水漂洗,漂时泥沙下沉,取上浮的夜明砂,晒干。

炒夜明砂:取净夜明砂,用文火炒至微有焦香气,取出,放凉。炒制后呈深黑色或深灰褐色,微有焦气。经炒制能矫除腐败气味。

医疗用途

性味:辛,寒。

归经:归肝经。

夜明砂的功效与作用清肝明目,散血消肿,消疳积。用于肝热目赤,白睛溢血,青盲雀目,白内障、角膜云翳,小儿疳积,瘰疠,疟疾。外用治腋臭。

用法与用量:3~9克,水煎服;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患处。

附注

1、蝙蝠去净毛、爪、内脏后,经风干或晒干,称为蝙蝠干或蝙蝠肉,亦供药用,可治久咳、疟疾、淋病、惊风、目翳、瘰疠、金疮。

2、广东省有分布的吃昆虫的蝙蝠类动物,除正文所述的品种外,现知还有下列的2科8种:

(1)菊头蝠科

①日菊头蝠

②小蹄蝠

③中蹄蝠

(2)蝙蝠科

④畸脚蝠

⑤中国斑蝠

⑥山蝠

⑦中黄蝠

大黄

猜你喜欢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