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欲,是有关消化机能调节的种经中枢的活动,作用于大脑所产生的一种愉快感觉。食欲不振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有人把那些调节消化机能的种经中枢,统称为“食物中枢”,包括唾液分泌中枢、吞咽中枢、呕吐中枢,以及与胃肠道的消化液分泌和消化管运动有联系的中枢,还有大脑皮质的味觉中枢、大脑边绿叶中与胃肠道运动有关的神经中枢等。近些年来,证明丘脑下部存在调节消化机能并产生食欲的重要食物中枢。有些人根据实验,提出丘脑下部的外侧部为“摄食中枢”,它的兴奋引起食欲及摄食活动,腹内侧核区为“饱中枢”,它的兴奋产生饱足程,并抑制摄食中枢,以减除食欲,停止摄食。临床观察也指出,丘脑下部受损伤时,可以出现肥胖或恶病质。
食物中枢的活动,主要由来自消化道的感受冲动所发起。例如进食后,胃被充胀,由迷走神经将咸受冲动传至饱中枢而使摄食活动停止。总括食物中枢的活动,除引起摄食动作、消化管运动及消化腺分泌以外,就是产生食欲和饥饿感。食物中枢轻度兴奋时,产生食欲;食物中枢强烈兴奋时,则产生饥饿成。
可见,食欲不振主要是由以下两方面的病理生理学因素所产生。
1、局部或全身疾病,影响消化道的功能,使胃肠平滑肌的张力低下,消化液分泌减少,酶的活力减低,表现食欲不振。如胃炎时,病变使犯胃黏膜及黏膜下层,影响了胃的内在神经丛,使胃的张力减退。胃癌、结肠癌以及肝脏疾病可通过反射作用,引起胃肠平滑肌的机能改变。患某些全身性传染病时,细菌毒素可直接影响消化道的机能。维生素B1缺乏时,胃酸分泌减少,胃肠肌张力减退。丙分泌疾病中,甲状腺机能减退时,因基础代谢率显著降低,使胃肠运动变弱,肌张力低落;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的患者,由于体丙钾潴留,胃肠平滑肌乏力。此外,肾病引起的消化道水肿心力衰竭时,引起的消化道充血,等等,都会引起食欲不振。
2、中枢神经系统受人体内外环境各种刺激的影响,而使消化机能的调节失去平衡,这也是引起食欲不振的重要因素。例如患神经官能症等疾病时神经系统机能的改变;忧郁、焦虑,恐惧及情绪的剧烈变化等精种因素,都可影响食物中枢的活动。伤寒,痢疾,脑炎及结核病等急慢性传染病,可通过发热和细菌毒素影响食物中枢,减低食欲。急性胃炎时的毒素作用;便秘时肠道细菌腐败作用所产生的毒性物质的吸收;肝脏机能受损时,由于解毒作用减低,造成有毒物质的蓄积以及酸中毒、尿毒症等,都可使食物中枢受毒害,引起食欲不振。
猜你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