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芍药18克,桂枝9克,炙甘草6克,生姜10克,大枣4枚,饴糖30克。
【用法】加水1400毫升,先煮前五味药,煎取药液600毫升,加入饴糖,溶化后分3次服用。
【功用】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小建中汤适用的症状】腹痛用于中虚脏寒证,腹痛绵绵,时作时止,温按则痛减,饥饿劳累后更甚,得食或休息后痛减,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细。
【方解】本方用甘温质润之饴糖为君药,益脾气而养脾阴,温补中焦,桂枝温阳气,芍药益阴血,炙甘草甘温益气,助饴糖、桂枝益气温中,又合芍药酸甘化阴而益肝滋脾。生姜温胃,大枣补脾,合而升中焦生发之气而行津液,和营卫。本方六味辛甘化阳且酸甘化阴,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中气得建,化源充盛,则五脏有所养,里急腹痛等症可除。
【注意事项】1、本方所治腹痛为中虚脏寒证,而非实证。2、在临床运用时,注意方中各药配伍用量之比例,以符合本方立法本意。
【小建中汤临床应用】1、白塞病用于脾虚伤湿,湿毒侵蚀证,症见口腔、外阴反复溃疡多年,精神不振,双目畏光,腹胀腹痛绵绵喜按,气短乏力,动则加重,月经量少色淡,带下量多色白,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数。
2、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用于中虚脏寒证,症见胃脘隐隐作痛,绵绵不休,得食稍减,喜温喜按,形寒倦怠,少气懒言,身体消瘦,面色少华,舌淡苔白,脉涩而微弦。3、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用于中虚脏寒证,症见腹中隐痛时作,大便日行数次,夹杂白冻或血丝,里急后重,纳差乏力,恶风自汗,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微弱而缓。
4.感冒用于阳虚证,症见头痛,动则汗出,咽痒微咳,腹部隐痛,神疲肢冷,平素受凉或饮冷后易腹痛,继之肠鸣腹泻,泻后或得温自止,舌淡苔白,脉微浮。
【实验研究】有实验发现,小建中汤能促进小鼠胃肠推进,促进胃肠动力。【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基础理论研究特辑:168】
【临床报道】1、杨树明等报道小建中汤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98例,治愈51例,好转43例,无效4例。治疗方法:饴糖30克,桂枝9克,白芍18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12枚。口服与灌肠同时进行。口服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并于每晚睡前行1次灌肠,保留时间2小时,20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5天。【国医论坛,1999,14(5):15】
2、黄丽明报道小建中汤治疗痛经25例,痊愈18例,好转7例,总有效率100%。治疗方法:饴糖30克,桂枝、炙甘草各9克,白芍18克,生姜12克,大枣14枚。每日1剂,水煎早晚2次温服,7剂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4个疗程。【实用中医药杂志,2001,17(9):12】
3、有报道小建中汤加减治疗小儿肠挛症19例,年龄7~10岁,病程3~12个月,治愈14例,好转3例,2例无效,总有效率89.5%。治疗方法:桂枝5~9克,芍药10~18克,饴糖30克,炙甘草6~10克,大枣4枚,生姜5~10克,每日1剂水煎服。7天为1个疗程。【陕西中医,2001,22(5):291】
猜你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