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亦称脑膜炎球菌脑膜炎,是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化性脑膜炎。致病菌由呼吸道进人人体.在鼻咽部繁殖,继而进人血循环,最后局限于脑膜脊髓膜,形成化脓性炎症。临床表现为突起高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点及脑膜刺激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
本病属中医“风温”、“春温”、“温疫”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因体气先亏,卫外不固,热疫毒之邪乘机侵人,上扰神明而发病。小儿脏腑娇嫩,气血未充,尤易感染本病。本病变规律多按卫气营血发展,但因疫毒极易化火,故传变迅速,各阶段临床表现多无明显限,往往相互交叉互见。
[辨病要点]
1.流行病学:多在冬春季流行,主要见于儿童,或有流脑病人接触史。
2.临床特点:临床表现为突起高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意识障碍,阳性脑膜刺激征及迅速发生休克者。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①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②脑脊液检查呈颅压升高及化脓性改变;③皮肤瘀点和脑脊液沉渣有革兰阴性双球菌;④血液和脑脊液培养分离出脑膜炎球菌有确诊意义。⑤血液、脑脊液用免疫血清检测抗原阳性,有助早期诊断。
[辨病处方]
本病的治疗以清热解毒为基本大法,在整个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又当注意养阴凉血法的运用。同时应注意把握表散不可太过。攻邪以清热解毒、辛凉散邪、凉肝息风;补虚以温阳固脱、益气养阴。运用攻伐之药不宜过度,以防伤正。
1.银翘散(《温病条辨》)
组成:金银花10g、连翘10g、桔梗6g、薄荷6g、竹叶4g、生甘草5g、荆芥4g、淡豆豉5g、牛蒡子9g、芦根10g。
用法:水煎服。煎煮时间不宜过长。
功用:疏散风热,清热解毒。治疗普通型流脑上呼吸道感染期及轻型流脑。
2.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水牛角30g(先煎)、生地黄30g、赤芍12g、丹皮9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热凉血,解毒散瘀。治疗普通型流脑败血症期。
加减:若肌肤斑疹显现,加紫草12g、大青叶15g、蚤休15g;咯血、衄血者,加白茅根30g、侧柏叶12g;便血,加地榆l5g、槐花12g。
3.清营汤(《温病条辨》)
组成:水牛角30g(先煎)、生地黄15g、玄参9g、竹叶心3g、麦冬9g、丹参6g.黄连5g、金银花9g、连翘6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营透热,解毒护阴。治疗普通型流脑败血症期。
加减:壮热烦渴者,加生石膏30g(先煎)、知母12g、花粉12g、葛根30g;四肢抽搐者,加羚羊角粉1.5g(冲服)、钩藤12g,紫雪丹(冲服)1支;神昏谵语者,加安宫牛黄丸1粒(化服或鼻饲)。
4.清瘟败毒饮(《疫疹一得》)
组成:水牛角30g(先煎)、生地黄30g、赤芍12g、丹皮9g、石膏30(先煎)、黄连6g、栀子10g.桔梗6g、黄芩10g、知母12g、玄参20g、连翘10g、甘草6g、竹叶12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救阴。治疗普通型流脑败血症期、脑膜炎期。
加减:便秘,加大黄6g(后下),芒硝4.5g(冲服);四肢抽搐,加羚羊角粉1.5g(冲服)、钩藤12g、地龙12g;昏迷,加竹沥汁(冲服)10ml,石菖蒲12go
[辨病食疗]
1.石芦金银花饮(《季节性疾病的食疗》)
组成:石膏60g、鲜芦根100g、金银花20g,白糖适量。
用法:①将石膏打碎,芦根洗净切片,加水适量,武火烧沸,文火煎20分钟,人金银花再煎20分钟,倒出药汁。②将白糖加人药汁内,加热溶化,用纱布过滤即成。频频饮服。
功用:清热解毒生津。治疗流脑,高热,头痛,呕吐,口渴思饮者。
2.清炒竹笋(《季节性疾病的食疗》)
组成:鲜竹笋250g,菜油、食盐、生姜、葱、酱油、味精适量。
用法:①将竹笋切片,葱切节,姜切片。②将锅烧热,倒人菜油,烧沸,放葱爆锅,然后将竹笋姜片翻炒去生,再加食盐昧精起锅即成。作配餐菜肴。
功用:清热、镇静。治疗流脑高热头痛呕吐、烦躁不安、谵妄等。
3.米醋拌凉菜(《百病食疔大全(下册)》
组成:米、醋、萝卜、菜加人鲜大青叶、鲜芦根各30g。用法:鲜菜和萝卜洗净切为细丝,醋浸,合蒜泥拌匀。佐餐。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治疗流脑。
宜忌:昏迷期及禁食期忌用此方。
猜你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