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源】一点红,又名紫背草(《植物名实图考》)、羊蹄草(《岭南采约录》)、红背叶、叶下红。为菊科植物一点红的全草。是南方地区常用草药。《植物名实图考》云;“紫背草生南赣山坡。形全似蒲公英而紫茎,近根叶叉微稀,背俱紫。梢端秋深开紫花,似秃女头花不全放,老亦飞絮。”以上描述及所附插图均与一点红相符合。
【原植物】一点红Emilia sonchifolia(L.) DC. 1年生草本,高10~50cm,直立或近直立。茎少分枝,枝条粉绿色或淡紫色,无毛或被疏毛。茎下部叶卵形,长5~10cm,宽4~5cm,琴状分裂.边缘有钝齿;茎上部叶渐小,全缘或有粗锯齿,无柄,基部常抱茎;叶鞘肉质,上面深绿色,下面常为紫红色。头状花序,直径1~1.3cm,具长梗,常2歧分枝;总苞绿色,圆柱状,基部稍膨大,苞片1层,与花冠等长;全为两性管状花,紫红色,5齿裂,雄蕊5、雌蕊1,柱头分叉,伸出于花药之上。瘦果长约3mm,狭矩圆形,有棱,冠毛白色.柔软。花期春至秋季。生于田原、路边、山坡或草从中。分布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福建、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等地。
【栽培】喜温暖湿润气候,忌旱。适应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以疏松、肥沃的土壤为好。种子繁殖,3月播种,条播,按行距30cm开沟,将种子均匀播于沟内,薄覆细土,稍加镇压,浇水保湿。幼苗有2~3片真叶时,间苗。生长期间经常浇水。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收,去杂质,洗净,鲜用或晒下。
【中药材】一点红Herba Emilae. 主产湖北、湖南、浙江等省。
【性状鉴别】根细而弯曲,表面灰棕色。茎略呈圆柱形,长20~50cm,直径2mm;表面灰绿色,有纵直纹理。叶皱缩,灰绿色或褐色。头状花序2~3个排列成聚伞状,总苞圆柱形,包片1层,管状花棕黄色。瘦果圆柱形,黄棕色,有棱,具白色长冠毛。气微,味微苦。
【药理】100%煎剂用平板打洞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
【功效与作用】味苦,性凉。归肺、肾、大肠经。功效: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
(1)风热外感,发热咳嗽,咽喉肿痛等证。可与一枝黄花同用。现多用治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急性肺炎等。
(3)湿热水肿,小便不利。对于肾盂肾炎、膀胱炎等泌尿系统感染,亦都有效。
(4)跌打肿痛,配土牛膝捣敷患处,能活血消肿止痛。
(5)痈、疖,疔毒,带状疱疹,用鲜草煎服并捣烂外敷;湿疮痒痛、妇女外阴湿疹、阴道炎,亦可捣汁搽涂或煎水局部洗涤。
(6)风热目赤翳膜.内服并可配冰片捣涂。也可配硼砂等制成眼药水滴眼。聤耳,用鲜草捣汁滴耳。此外,用本品与猪瘦肉蒸食,可用于小儿疳积。
(7)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外用:捣敷、捣汁涂、煎水洗等。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文献选录】(1)《植物名实图考》:“功用同蒲公英。”
(2)《岭南采药录》:“味甘,性平,治肠痔泻血、利小儿积血,治五疳,开胃进食,解鱼毒,水煎服:作海者勿用。又治亦自痢症及远年便血,取全草和猪精肉煎汤服之。”
(3)《广东中药》:“性凉,味淡,无毒。清解大肠湿热,凉血生肌,消肿拔毒。治痢疾,脱肛(配火炭母),麻疹后热毒内困,赤眼,疮疖肿毒,湿疹痒痛,乳疮(外洗或揭敷),小儿生殖器红肿(外洗或内服)”
【选方】(1)治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扁桃体炎:一点红、古羊藤,等量。每500g,煎成浓缩液500ml。3个月~3岁,每次20~40ml,3岁以上酌加。(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2)治大叶性肺炎一点红、岗梅各30g,十大功劳15-30g。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全国中草药汇编》)
(3)治肠炎腹泻:一点红120g,香桃叶120g。加水适量,煎成1250ml,每日2次,每次50ml。(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4)治菌痢、肠炎:一点红、火炭母、铁莫菜各30g,水煎分2次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5)治水肿:鲜一点红、灯心草各60g。水煎饭前服,日2次。(《福建民间草药》)
(6)治泌尿系感染、睾丸炎:一点红、狗肝菜各500g,车前草250g。加水1500ml,煎成500ml。每服20ml,每日3次。(《全国中草药汇编》)
(7)治盆腔炎:一点红30g,地耳草15g,两面针9g,葨芝12g。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8)痈肿:一点红、马鞭草各2份,狗肝菜、火炭母各1份,捣烂敷患处,或晒干研末,调冷开水敷患处。(《福建药物志》)
(9)治天疱疮:一点红250g,水煎分2次内服,外洗。(《壮族民间用药选编》)
猜你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