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源:竹茹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的干燥中间层。
原植物:常绿乔木状,秆丛生,被毡毛,秆锌长,短于节间,脱落性,锌稍背面无毛;箨耳显著;锌叶狭三角形;分枝常于秆基部第一节开始分出,枝簇生,主枝较粗长。小枝3~4叶,披针形,上面无毛,下面密生短柔毛。花枝每节有单生或簇生的假小穗,近圆柱形而微压扁,先端尖,淡绿色,小穗有花5~8。
生境分布:竹茹生于平地或丘陵,多栽培。分布于广东、广西等华南地区。
采收加工:全年可采,砍取新鲜茎,除去外皮,将中间层刮成丝条或削成薄片,捆扎成束,晾干。
性味功能:味甘,性微寒。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的功能。
主治用法:竹茹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烦热呕吐,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血热吐血,衄血,崩漏。用量45-92g。
应用:1.肺热咳嗽,咳黄痰:竹茹10g。水煎服。
2.胃热呕吐:竹茹9g,姜汁制后,冲服。
3.急性胃炎,妊娠呕吐:竹茹、法半夏、枇杷叶、甘草、生姜各9g,山栀子、陈皮各6g,大枣4枚。水煎服。
4.痰热上扰的神经官能症:竹茹、法半夏、茯苓各9g,积实、甘草各3g,陈皮6g,大枣5枚。水煎服。
猜你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