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羊花图片_闹羊花的功效与作用

> 中药大全 中药大全 2021-11-25 15:29:03

闹羊花

闹羊花图片

闹羊花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羊踯躅花,黄花杜鹃,黄喇叭花,闹牛花,羊不食草。

【来源】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羊踯躅的干燥花。

【原植物】羊掷镯为落叶灌木,高0.4~1.4米;分枝稀疏,枝幼时有柔毛和刚毛。叶互生,纸质,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6~12厘米,宽2.5~5厘米,顶端钝并有短尖头,基部楔形,边缘有睫毛,上面通常有柔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柔毛,或仅在叶脉上有毛;叶柄长2~6毫米,有毛。春、夏季开花;伞形花序顶生,有花多朵,花先叶出或与叶同时开放,花梗长1.2~2.5厘米;萼小,5裂,被毛;花冠宽钟状,金黄色,5裂,直径5~6厘米,上侧有淡绿色斑点,外面有绒毛;雄蕊5枚,与花冠等长,花丝中部以下有长柔毛;子房卵形,有毛;花柱比雄蕊长。蒴果长椭圆形,长达3厘米,有柔毛和疏生的刚毛。种子多数,细小。

生于山坡、林缘和丘陵地的灌木丛中。分布于广东省及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云南等省区。

产地:广东省产于北部、中部地区,以乳源、乐昌、曲江、英德等县出产较多。

采收加工:春、夏间采收。摘取初开放的花朵,晒干。

性状:花多皱缩,常由数朵花聚生在一总花梗上或单个存在。花黄棕色,花梗长短不等,被细柔毛;花萼具较长细毛,5裂;花冠钟状,长1.5~4厘米,顶端常皱摺,花瓣5片,疏被柔毛;雄蕊5枚,高出花冠外,花药卵黄色,顶有两小孔;雌蕊1枚,长于雄蕊,均密被柔毛。气微,味微苦辛。口尝有麻舌感。

质量要求:以花朵大、色黄棕、不带梗叶者为佳。

包装贮藏:用布袋或纸箱装载,存放于通风干燥处,防蛀。本品属毒性中药管理品种,要严格按有关规定保管。

【成分】含梫木毒素和石楠素。

【药理】

降压作用:本品内含梫木毒素,有降压作用,其特点是快而强。该作用可被阿托品、麻黄碱或间羟胺对抗或减弱。

减慢心率的作用:本品的减慢心率的作用,多发生于降压作用之前,维持时间很短,该作用可被阿托品所对抗,亦可被切断迷走神经所消除,提示此作用可能是通过兴奋迷走神经,进而抑制窦房结所致。

镇痛作用:本品煎剂给小白鼠灌服,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但安全范围较窄。

毒性:本品中毒时对呼吸、循环有极强的抑制作用。开始有恶心、呕吐、腹泻心跳缓慢、血压下降、动作失调、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因呼吸停止而死亡。小鼠口服浸剂半数致死量为5.85克/公斤,酊剂为5.13克/公斤。

【炮制】拣除杂质,整理洁净。

【医疗用途】

性味:辛,温;有大毒。

归经:归肝经。

闹羊花的功效与作用:祛风除湿,镇痛,杀虫。用于风湿顽痹,跌打肿痛。外用治皮肤顽癣,龋齿痛;近有用于手术麻醉。

用法与用量:内服每次0.3~0.6克,入丸、散剂。外用适量,捣烂擦患处,或煎水含漱。

使用注意:1、本品有大毒,多作外用,入丸、散剂内服也不宜多服、久服。2、孕妇及体虚者禁用。

【处方举例】

1、风湿痹痛:闹羊花适量,以酒拌蒸约半小时,晒干研末,每次3克,用牛乳热调服。

2、风痰注痛:闹羊花、天南星各适量,同捣为饼,蒸4~5次,外以稀布囊盛之。服用时焙干研末,制丸如梧桐子大,每次3丸,温酒送服。腰脚骨痛空腹服,手臂痛饭后服。

3、神经性头痛:鲜闹羊花适量,捣烂,外敷痛处2~3小时。

4、皮肤顽癣:鲜闹羊花15克,捣烂,敷搽患处(切勿入口)。

5、跌打损伤:闹羊花6克,山栀12克,泽兰15克,捣烂,用酒炒热敷患处。

附注:1、据临床报道,以5%闹羊花注射作耳穴麻醉,每穴注射0.1~0.2毫升,体穴麻醉每穴用0.2~0.1毫升,耳穴不超过5个穴位,体穴不超过12个穴位。一般在注射后5~10分钟就可开始手术,对头、颈、胸、腹部手术效果较佳。

2、《科学的民间药草》记载闹羊花治气喘。近年有以闹羊花为原料制成一种卷烟样的平喘剂,点燃之吸烟有平喘作用。

3、羊踯躅的根药名“闹羊花根”,粤北民间称之为“三钱三”,亦具有较大的毒性。《本草纲目》记载“曾有人以其(闹羊花)根人酒饮,遂至于毙也”。民间取根煎水熏洗患处,治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痔漏、癣疮。内服切要慎用。

4、据民间经验,服用桅子汁可解闹羊花中毒。《本草求原》记载:闹羊花有毒,“中其毒者,黄、黄规汤、绿豆可解。”

5、羊踯躅的花、茎、叶和根粉是昆虫的触杀毒物和胃毒物,农村有作农药使用。

猜你喜欢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