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脷叶的功效与作用_龙脷叶的药用价值

> 中药大全 中药大全 2021-11-25 14:42:51

龙脷叶

龙脷叶的功效与作用

龙脷叶的药用价值

【别名】龙脷叶,龙舌叶,龙味叶。

【来源】为大戟科守宫木属植物龙脷叶的干燥叶。

【原植物】龙脷叶为常绿小灌木,高30~40厘米;枝多少扭曲,下部斜倚。单叶互生,稍肉质,倒披针状匙形或长圆状匙形,长5~9厘米,宽2.5~4厘米,顶端圆,基部楔尖或渐狭,上面深绿色或淡蓝绿色,中脉和侧脉附近常为苍白色。夏季开花;花紫红色,很小,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几朵簇生或组成腋生聚伞夺序,雌花1~2朵常生于叶腋;雄花的花萼盘状,有雄蕊3枚;雌花的花萼陀螺状,子房3室,每室有2胚珠;雄花和雌花均无花瓣。蒴果大如豌豆,扁球形,外有宿萼包被。

常见栽培于园圃和庭院中。原产于苏门答腊。广东省及广西、云南、福建、海南等省区均有种植,以两广栽培最多。

【栽培】

气候土壤:性喜温暖湿润环境,耐旱。宜选用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种植。

整地:植地要深耕细耙,施足基肥,起成宽1.3米、高25~30厘米的畦。或起成高度同上、宽2.5米的双畦,中间留人行道。

种植:选一年生的健壮根茎,截成7~10厘米长、有2~3个节的插条,于1~2月间按株、行距15*15或15*18厘米扦插,插后稍压实,上盖一层薄稻草,淋定根水。此外,亦可用幼芽进行扦插繁殖。

田间管理:插后20天内,每隔2~3天淋水1次,保持畦面湿润。经常清除杂草。成活后每月施稀薄的人粪尿2次。

病虫害防治:遇雨天要注意排除积水,以防根腐病发生。若发现有东风螺等螺类危害叶片,可进行人工捕捉,并用石灰粉均匀撤于畦面。

【药材】

产地:广东省产于从化、番禺、南海、中山、博罗、肇庆、高要、四会等市县。

采收加工:4~10月采收,以6~8月为盛产期。每隔15~20天采摘青绿色老叶1次,每株每次从上而下摘取3~4片叶,阴干(不宜直接曝晒,否则叶片色黄质次);或阴干至七、八成干时,将叶片叠齐捆成小扎,用蒲席遮盖,晒至足干。

性状:叶片呈长卵形、卵状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如舌状,长5~8厘米,宽2.5~3.5厘米,先端圆钝稍内凹而有小尖刺,基部窄成楔形或稍圆,全缘,叶面深绿色,常有灰白色花斑,叶背黄绿色;中脉突出,基部偶见柔毛,侧脉羽状,5~6对,近外缘合拢。硬纸质,稍厚。气微,味淡微甘。

质量要求:以叶片大、完整、色深绿者为佳。

包装贮藏:用蒲席袋装载,存放于阴凉干燥处,避光。

【鉴别】

叶片主脉中段横切面,上下表皮细胞小,方形,外壁增厚,有时并向外呈锥形凸出;下表皮具气孔。栅栏细胞1列。海绵组织的薄壁细胞圆形,5~7列。主脉上下凸出,维管束外韧型,排成弯月状,木质部上方凹陷处为厚角组织所填塞;导管小,直径15~20微米;韧皮部细胞小,稍皱缩,伴于木质部下方。纤维群断续排列于韧皮部外侧。上下表皮内侧为三列厚角细胞。本品各部位薄壁细胞含草酸簇晶。

叶片粉末:(1)气孔平轴式,两个副卫细胞大小相差悬殊。(2)纤维细长,胞壁厚,常伴以簇晶。(3)草酸钙簇晶小,直径15~28微米。(4)锥形外凸的表皮细胞,有时外壁增厚,通常单个或附于表皮细胞旁侧。(5)上表皮细胞的垂周壁呈微波状弯曲。

检查甾体化合物:取本品粉末10克,加甲醇10毫升,加热回流10分钟,滤过。取滤液2毫升置蒸发皿中,蒸干,放冷,残渣加醋酸酐1毫升溶解蒸残渣,移至试管中沿管壁缓慢加硫酸1毫升,在两液接界处呈紫红色,上层溶液逐渐转变为污绿色。

【成分】含甾类化合物。

【炮制】拣除杂质,整理洁净。

【医疗用途】

性味:甘、淡,平。

归经:归肺、胃经。

龙脷叶的功效与作用:润肺止咳。用于肺燥咳嗽,咽痛失音。

用法与用量:9~15克,水煎服。

【处方举例】

1、治急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炎,支气管哮喘:龙舌叶二至四钱(鲜用三钱至一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2、治痰火咳嗽:龙利叶和猪肉煎汤服之。(《岭南采药录》)

附注:广东省及港澳民间习惯用本品和瘦猪肉煲汤饮用,谓可治痰火咳嗽。故历年有出口。

猜你喜欢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