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两面针,上山虎,下山虎,蔓椒根。
【来源】为芸香科花椒属植物两面针干燥根或根皮。
【原植物】两面针为木质藤本,长可达5米或过之;茎、枝、叶轴下面均有长1~2.5毫米的弯钩状皮刺。叶互生,为奇数羽状复叶,叶轴无毛;小叶5~11片,对生;厚革质,阔卵形或阔椭圆形,长4.5~11厘米,宽2.5一6厘米,顶端骤然渐尖,尖头钝或微凹,基部圆或有时阔楔尖,边缘有疏离的圆齿或近全缘,干时上面光亮;中脉在上面平坦或微凸,下面凸出,两面或仅下面有皮刺。春季开花;花小,青绿色,单性,排成腋生、长2~8厘米的圆锥状聚伞花序,总轴及其分枝均被柔毛;萼片4枚,阔卵形,长不及1毫米;花瓣4片,卵状椭圆形,长2~3毫米;雄蕊4枚,在雄花中伸出,药隔顶端有凸尖,在雌花中呈鳞片状或完全消失。蓇荚果通常由1或2图6个成熟心皮组成,紫红色或紫褐色,干后有皱纹和腺点,顶端有或无喙状尖头。种子球形,直径5~6毫米,褐色。
生于较干燥的山坡灌木丛中或疏林中。分布于我省及福建、台湾、云南、贵州、湖南、广西、海南等省区。
【药材】
产地:我省各山区县有产。
采收加工:全年可采收。挖取根部,洗净,切成片块或短段,晒干。
性状:为不规则的片块或圆柱形短段,片块厚约5毫米,短段长约3厘米,直径0.5~6厘米。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有鲜黄色或黄褐色的类圆形皮孔。质坚硬,难折断,切面较光滑,皮部质脆,淡棕色,厚1~3毫米,可与木部分离;木部淡黄色,在放大镜下可见多数点状同心环状排列的小孔。气微香,味苦、辛辣而麻舌。
质量要求:以根皮厚、无茎枝、香辣味浓者为佳。
包装贮藏:用麻袋装载,存放于阴凉干燥处。
【鉴别】
根(直径5毫米)横切面,木栓层为10~15列木栓细胞,韧皮部有少数草酸钙方晶及油细胞散在,油细胞直径52~122微米,韧皮部外缘有木化的纤维,单个或2~5成群。木质部导管直径35~98微米,周围有纤维束;木射线宽1~3列细胞,有单纹孔。本品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单粒多呈广卵形或类圆形,长10~16微米,直径5~9微米。
取本品根皮粉末1克,加浓氨水0.5毫升湿润,加氯仿10毫升浸泡过夜,滤过。滤液回收氯仿,残渣溶于甲醇1毫升,滤过,取滤液2滴于10毫升带塞试管中,加10%变色酸溶液0.5毫升和硫酸3毫升,于水浴上加热10分钟,显深紫色。
【成分】根含光叶花椒碱(即两面针碱)、光叶花椒碱酮和香叶木甙。根皮中含两面针碱、氧化两面针碱、6-甲氧基-5,6-双氢白屈菜红碱、氧化白屈菜红碱、去甲基白屈菜红碱、白屈菜红碱、鹅掌揪碱、双氢两面针碱、6-乙氧基-5,6-双氢白屈菜红碱、别克多品、地奥明、牡荆素、1-细辛脂素、芰麻脂素、丁香脂素、七叶内醋二甲醚和β-谷甾醇。
【炮制】原条根切除地上残茎,稍浸闷润后切片,晒干;已切片段者,拣除杂质,整理洁净。
【医疗用途】
性味:辛、苦,温;有小毒。
归经:归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活血祛癖,行气止痛,祛风通络。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胃气痛,龋齿痛,毒蛇咬伤。外用治汤火伤,湿疹皮炎。近有用于表面麻醉、浸润麻醉。
用法与用量:6~9克,水煎服、研粉或浸酒服。外用适量,煎水湿敷患处。
使用注意:根皮较根含生物碱为多,故用根皮时剂量应酌减。用量过大会引起腹痛、下痢等中毒症状。
附注:
1.本品已大量用作制剂。据临床报道,制剂入地金牛注射液用干神经痛、头痛、风湿痛、胃肠绞痛有较好的止痛效果。但注射入地金牛有时可引起过敏反应,症见全身皮肤发痒、发红,轻度烦躁,呼吸迫促,常伴恶心,呕吐,血压升高。经口服白糖水一杯,1小时后症状逐渐消失。
2.两面针的茎皮、叶亦供药用。茎皮功用与根近同。鲜叶外用于溃疡排脓。
【处方举例】
1、治蛇咬伤:一.鲜两面针根一两。水煎服;另用鲜根酒磨外敷,二.两面针干根研末,每次三钱,开水送服;另取末调米泔水外敷。(《福建中草药》)
2、治对口疮:两面针鲜根皮配红糖少许,捣烂外敷。(《福建中草药》)
3、治烫伤:两面针干根,研成粉撒布局部,在撒粉前先用两面针,煎水外洗。(《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
4、治跌打劳伤,风湿骨痛:两面针根一两,泡酒一斤,七天后可服,每次服5~10毫升,一日三次;或用两面针根三至五钱,煎服。(《云南中草药选》)
5、止牙痛:一·两面针干根三至五钱。水煎服;或研成粉五分,水冲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二·两面针四两,了哥王一两。加入75%酒精500O毫升(浸),用棉花蘸药水塞入患处。(《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6、治风湿骨痛:两面针根皮三钱,鸡蛋一只。水煎服。(《陆川本草》)
7、治喉闭,水饮不入:入地金牛根,擂烂,用黄糖煮,做成弹子,含化,(《本草求原》)
猜你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