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黄来源
山大黄为萝科植物华北大黄的干燥根茎及根。
原植物
别名:祁黄、河北大黄、峪黄。
多年生草本。根肥大。基生叶宽卵形,质厚,先端钝圆,基部心形,边缘波状。茎生叶先端圆钝,基部心形,全缘或波状。托叶鞘膜质,红棕色。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苞片肉质,内有白色小花3~5朵;花被6深裂。瘦果三棱形,具翅,顶端略下凹,基部近心形。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于林下、阴坡或沟谷石缝中。分布于华北、东北等省自治区。
采收加工
秋未落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去细根,切断,晒干。
性味
味苦,性寒。
山大黄的功效与作用
山大黄有泻热通便,行瘀破滞的功能。用于大便秘热,经闭腹痛,湿热黄疸;外用口疮糜烂,痛肿疗毒,烫火伤。用量9~15g,鲜品15~3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患处。
应用
1.口疮糜烂:山大黄、枯矾各3g,共研末,擦患处。
2.烫火伤:山大黄,研末,敷患处。
3.经闭腹痛,产后瘀血腹痛:山大黄6g,当归、红花各3g,黄酒适量,水煎服。
4.创伤瘀血肿痛:山大黄6g,杏仁3g,以黄酒煎煮,饮服。
猜你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