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峡是自口腔进入咽的通道,由悬雍垂,两侧的咽腭弓、舌腭弓以及舌根共同围成。在临床检查咽峡时,可叫病人把口张大,用压舌板向下压舌根择发出“啊”的声音,此时咽峡就清晰可见了。
悬雍垂俗称“小舌”,是软腭的一部分。软腭前绿起于硬腭,后绿游离,正中形成悬雍垂,其两侧可见自悬雍垂向下走行的前、后两条皱襞,前方的一条下行至舌根,称舌腭弓;后方的一条下行至咽壁,称咽腭弓。两弓之间的凹陷叫扁桃体囊,藏有腭扁桃体。吞咽时软腭及悬雍垂上提与咽后壁相接近,防止食物逆流至鼻后孔,以免发生平时所说的“呛食”。
咽是消化和呼吸的共同通道。上方附着于颅底,下端在第六颈椎体下缘处移行于食管。咽的后壁紧贴在颈椎的前方。咽没有完整的前壁,自上而下,经鼻后孔与鼻腔相通,经咽峡与口腔相通,经喉口与喉腔相通,所以在人体的解剖、生理和病理上都是非常重要的。日常所说的“咽喉要道”可能就是由此而来。根据咽的相邻关系可把咽分为鼻咽、口咽及喉咽三部:
1、鼻咽部:位于软腭平面以上,鼻腔后方。顶后部有咽扁桃体(腺样体)。侧壁有咽鼓管咽口,约在下鼻甲后端的后下方约1~1.5厘米处,该口经咽鼓管与鼓室(中耳)相通,在咽鼓管咽口的周围及其邻近的粘膜富有淋巴组织,称咽鼓管扁桃体。由腭扁桃体、舌扁桃体、咽扁桃体连成的环,总称为咽淋巴环,它是一道机体抗感染的防御屏障,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也容易发生感染。2、口咽部:在喉会厌软骨上绿和软腭平面之间,平常所说的咽部,即指此部。张口时,经咽峡可以看到粉红色的咽后壁粘膜,咽炎时,可以看到粘膜充血。3、喉咽部:为咽的下部,前方通入喉腔,下端接食管,两侧为梨状隐窝。
在显微镜下,进行组织学观察,咽壁可分为四层。即粘膜、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咽的粘膜与鼻腔、口腔、喉腔、咽鼓管的粘膜相移行,所以咽部的炎症可以经喉腔漫延到气管;经咽鼓管蔓延至中耳,分别引起支气管炎或中耳炎。咽壁的肌层为横纹肌。
咽的淋巴归流至颈淋巴结,在咽部组织有感染或癌症时,首先为颈淋巴结所阻止,表现颈淋巴结肿大,因此,颈部淋巴结检查对于咽部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咽粘膜的感觉神经,为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咽支,梨状隐窝处的粘膜为喉上神经支配。咽炎时,外耳道往往有痛感,那是由于咽部炎症刺激了迷走神经,通过支配外耳道的迷走神经耳支反射所引起的。
猜你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