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博采众长

> 生活养生 中药大全 2015-11-19 14:16:50

秦汉时期由于阴阳、五行,经络、脏腑等学说在医学上的运用,养生理论日趋完善。中医经典巨著《黄帝内经》总结了战国前的养生思想,记载了养生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全书分为《素问》与《灵枢》两部分。《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就记载:“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指出“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欲长寿必须做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主要意思是说人和自然界息息相关,自然界的风、寒、暑、热等一切变化都会对人的生理和病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养生必须适应天地阴阳之气,“顺四时而适寒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才能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这些至理名言对以后养生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东汉名医华佗,主张体育锻炼,在总结前人导引术的基础上,经过自身的实践创编了“五禽戏”,为医疗保健和运动养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东汉末年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也非常重视养生,在他的《伤寒论》序中抨击那些平时不注意摄养身体的人说:“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救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至于具体的养生原则,他在《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曾提出:“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导引、吐纳”、“房室勿令竭之,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以及“饮食禁忌”等等,都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许多著名的医学家如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均对养生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唐·孙思邈主张养生“不违情性之欢,而俯仰可从;不弃耳目之好,而顾丐可行。《千金要方》中既主张静养,又强调运动;既提倡食疗,又主张药治;既要求简朴,又注意卫生;既强调节欲,又反对禁欲。孙氏养生有道,并且身体力行,据说活到102岁。孙氏著作中有关的养生资料,是唐以前和他自己经验的总结,对后世影响很大。

宋辽金元时期,中国传统养生学走向成熟,并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北宋陈直所著的最负盛名的老年养生学和老年病学专著《养老奉亲书》问世。元代邹铉对此书加以整理和补充,更名为《寿亲养老新书》,其影响远播朝鲜和日本。金元时期出现“金元四大家”,推动了养生学的发展。刘完素强调气是生命的最基本的物质,“故人受天地之气,以化性命也。是知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元也。”指出当时常用的养生法如调息、导引、内视,咽津等,其机制即在于调气、定气、守气、交气,起滋润和灌溉五脏阴阳的作用。李东垣认为人体之气主要来源于脾胃,所以在论养生时特别提出“脾胃调理法”。朱震亨认为人的一生“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强调阴精对人体的作用,因而在治病与养生上主张滋养阴津。张从正认为邪气是致人生病的主要原因,主张养生治病要攻邪以达正安。除“金元四家”以外,严用和认为“肾气若壮,丹田火上蒸脾土;脾土温和,中焦自治”。倡导“补脾不如补肾”,这种学说为后世应用补肾抗衰、延年益寿、防治老年病提供了理论基础。

明清时期,养生理论进一步普及和发展,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汇集了明以前的养生成就,《四时调摄笺》分述一年四季的导引和调养;《起居安乐笺》介绍衣冠、陈设、起居等生活的调养;《饮馔服食笺》介绍品茶、饮馔及养生药物;《燕闲清赏笺》提倡高尚的精神寄托,如鉴赏古玩书画以及栽培花卉、盆景等;《灵秘丹药笺》介绍益寿延年及防治各种老年病的方药;《尘外遐举笺》简记了历代高寿老人的养生逸事,这部书使养生学的内容更为丰富。清代曹庭栋的《老老恒言》根据自己的长寿经验,并参阅200余家有关养生的著作,从日常生活琐事、衣食住行等方面,总结出一套简便易行的养生方法。清代名医王士雄集历代食养食疗之大成,撰写了《随息居饮食谱》,这些书籍均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猜你喜欢看

相关阅读